中新网武汉1月17日电题:中欧班列上的“青春力量《奇迹私服发布网》
中新网武汉1月17日电题:中欧班列上的“青春力量”
作者王梦媛胡斌蒋资跃
17日上午,在武汉吴家山站,“90后”司机张书拉稳稳地坐在“共青团号”DF7-5254号机车驾驶座上。他眼神专注,双手熟练地操控着设备。在他的调度下,原本繁忙嘈杂的作业现场变得井井有条,各项工作有序推进。
张书拉是武昌南机务段“共青团号”包乘组的一员。身为一名精调师,他承担着一项既特殊又精细的工作:操控机车,将一节节车厢精准地组合成列车,并确保这长达数百米的列车能够准确无误地停靠在指定位置。
今年春运期间,中欧班列依旧保持正常开行节奏。巧克力、坚果、饼干、牛奶、红酒……大量来自欧洲的“洋年货”搭乘中欧班列源源不断进入国内市场,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。
对于张书拉来说,春运期间的工作强度明显增加。“以前中午十二点前基本能完成任务,现在加班加点才能干完。”他直言,这些年春节,他和“共青团号”包乘组的另外12名小伙子都坚守在岗位上,时刻待命,为中欧班列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。
“动车快,客车稳,调车安全是根本。”这是包乘组小伙子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他们以“精细作业、精准对位”为准则,不断优化工作流程,缩短装卸时间,显著提升了中欧班列的运行效率。尽管他们平均年龄只有27岁,但这个年轻的司机班组已然成为中欧班列调车作业中的“王牌军”。
为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,包乘组付出了诸多努力。他们经过上百次的反复推演和计算,进行了2000多次试验,最终总结出了“一定股道,二算距离,三控速度,四精确下闸”的精准对位方法。通过运用这一方法,他们成功缩短了天车装吊时间,每次装卸作业可节省15分钟,还能节省7升柴油。
同为“90后”的司机长李云升表示,春运期间,包乘组会继续运用这一高效的对位方法,力求让中欧班列的开行更加高效。
走进“共青团号”DF7-5254号机车,张书拉和李云升正进行操控作业。他们嘴里喊着口号,手上比划着手势。李云升说,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他们工作时总要“吼”一声,比划一下,觉得多此一举。其实,这正是机车司机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的直观展现——每一句口号都是对视野的全面扫描,每一个手势都是对信号的再次确认。正是这些看似多余的“小动作”,时刻警醒着他们始终要将安全责任牢记心间。
在机车内部,驾驶座斜上方有一片特别的区域,那是包乘组精心布置的“亲情墙”。上面挂满了小伙子们与家人的合照,每一张照片都承载着温暖的亲情。这面“亲情墙”就像一盏明灯,时刻提醒着每一位成员,安全是工作的重中之重,因为远方有家人在期盼他们平安回家。(完)
中新网武汉1月17日电题:中欧班列上的“青春力量( 2025-04-21 4:58:15版)
热门排行
- 1川派盆景“洋粉丝”查德:匠心营造“中西合美”
- 2六部门发文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力度
- 3“点开京东点北京” 京东小时购携手北京超万家门店启动年货“安心采购”计划
- 4中国科技馆全新升级巨幕影院,大年初三将首次亮相
- 5人民日报评论员: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——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
- 6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、一起来干——各民主党派中央、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
- 7漫步千年古城江苏盱眙:非遗“打铁花”绽放“文化年”
- 8“密之语”解开当事人心结
- 9贵州高院发布破产审判典型案例
- 10甘肃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探索戒毒工作社会化延伸新路径